領中國居住證有這麼嚴重?我為什麼來上海工作

嚴重的是世代變遷而不是領或不領 — 我為什麼在上海工作

最近中國居住證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,一下是領取未申報要罰款、一下是領有居住證者將除籍,並喪失在台選舉、罷免、創制、複決、擔任軍職、公職等其他權力。

我不禁思考,如果大陸對台灣人而言根本沒有吸引力、沒什麼台灣人在大陸的話,這議題是否就不存在、或是說也不是什麼大事情?反過來說,為什麼越來越多人(包含我自己)在中國工作?中國有什麼吸引力?曾經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奇蹟到哪去了呢?

有一些想法,實在不吐不快,洋洋灑灑就寫了3,500個字,希望我的表述能讓讀者有耐心看完。

第一段敘述我所了解的台灣這20年發展、第二段是2015年起我頻繁去中國實地體驗的經歷;第三段是重點,分享我之所以來中國的小故事。

我在大陸第一個落腳處
一卡行李箱一把吉他闖上海,落地第三天總算找到租屋處(古宜路)

一、台灣曾經風光的經濟與文化

90年代,台灣經濟成功發展為出口導向模式,『台灣錢淹腳目』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。台灣奇蹟受到全球矚目,也一舉位居於亞洲四小龍之首。『一卡皮箱出去闖』、葉啟田的『愛拼才會贏』,這些詞語,也反映出當時台灣社會的生機勃勃。

對大陸的印象是素質低、窮、廁所沒有門。大陸新娘嫁來台灣被視為脫離苦海。台灣人外派到大陸常駐的話,薪水加個兩倍、附個幾張來回機票、補貼住宿跟生活費也只是最最基本。

文化方面,台灣也向中港強力輸出。我跟幾個大陸朋友聊天,他們的童年看的節目是康熙來了、偶像劇追流星花園、聽周杰倫、SHE、五月天的歌;次文化潮流像是hiphop、刺青、搖滾、塗鴉、滑板等藝術也是華人領先地位。

台灣的頂峰似乎就是那時期了。產業升級已經喊了不知道多少年,我們還是靠著張忠謀的2330台積電救台灣。兩兆雙星沒人提了,面板五虎還在嗎?HTC手機淪落為其他、ASUS/Acer還好嗎?桃園航空城拿來炒地皮。

反觀大陸出現了不少新興的一流企業,阿里巴巴、騰訊、京東、滴滴打車、小米、美團、字節跳動(抖音)、華為….(沒有百度因為我主觀瞧不起)

二、實地考察中國環境

2014年我從上海朋友Zhang的口中,得到了與我印象中大不同的大陸情況,因此大概2015年起我常常去大陸旅遊。旅遊是一件事,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親自確認這邊的環境。我經歷了什麼?

  • 遇到滴滴跟Uber競爭,因為兩家都在補貼用戶,所以打車幾乎不用錢
  • 路邊攤的小吃可以支付寶或微信支付,只有我付現金
  • 看到路邊有一臺橘紅色的摩拜單車,覺得共享單車這概念挺酷的,居然還可以GPS定位?可惜車只有一台不太方便。幾個月後再來到上海,摩拜單車已經到處都是了。
  • 電影在網上購票、吃飯不知道吃什麼大眾點評搜一下,線上買單有折扣。
  • 半夜餓了,Zhang說最近有個送外賣的服務很火,叫餓了麼,第一次使用,感覺真是懶人福音

這些新創的模式,也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。淘寶使得物流模式升級、共享經濟蓬勃發展、摩拜單車讓自行車廠訂單大增、餓了麼創造了外送員的這種職位。

我希望不要被誤會成”大陸這種模式比較進步,台灣沒有就比較退步”這種想法(我知道7–11很方便)。重點是,這邊社會與商業模式正在快速的變化。

三、年輕人看到了什麼機會?

1980年代後期,兩岸開放探親,帶動第一波傳統中小企業西進。那時的大陸缺乏人才,管理階層均來自台灣,台商與台幹,是第一波人才西進的主流。

2000年左右,第二波台商出走,以高科技大廠為主,當時大陸高科技產業人才不足,長三角、珠三角常見台灣技術人才的身影。

現在,台灣人在大陸一點優勢也沒有了,卻仍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搶著西進,甚至是先到大陸再開始找工作,而非以往外派的模式。

究竟我們在中國看到了什麼機會?我想不外乎薪資跟發展空間的機會。

(一) 薪資成長機會

2013年因為工作關係,我認識了Zhang,上海人,也是我第一個認識的大陸人。他學歷不好,僅是一個大專生,畢業後找了許久的工作,終於錄取了一個互聯網公司的前台行政職缺,薪資2千多人民幣。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,被老闆抓去協助Digital Marketing,我認識他時薪資約4~5,000人民幣。

我常常會收到他在晚上11點或凌晨發來的郵件,害我差點以為上海跟台灣是有時差的。總之,是個挺拼命的小女生,態度積極,也珍惜機會而努力學習,獨當一面而被提拔為SEM的Team Leader。

有一次我們聊到薪資,我說:「台灣漲薪的話就是升遷加薪,升遷有一些條件,通常至少要做一年才有升遷資格,漲幅約在10%吧」。

他驚訝的說:「升遷才增加10%?」

「不然你那薪資怎麼漲的?」我反問。他列給我一張excel,兩個欄位,A欄位是YYYY-MM、B欄位是他的薪資。粗略一看,隨著他薪資越來越高,漲幅也越來越高。最快的一次是半年增加5,000人民幣,從12,000到17,000。

不知道讀者聽到這故事有什麼感覺?至少在當時我實在是驚呆了。

目前台灣除了新鮮人起薪還比大陸高,其餘包括每年調薪幅度、儲備幹部、中高階主管薪水,普遍落後大陸。

(二) 發展空間機會

還在台灣時,我發現中國很多年輕人動不動就是總監/經理等職位,當然這肯定有相當比例的灌水,但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。

我篩選出我認為真材實料的人,並向周圍的人打聽他們的事蹟。我想了解的很簡單 — 年紀差不多,但是為什麼他們已經能負責大型的項目?學歷比較好嗎?也未必;能力比我強嗎?恐怕也沒強到多大的落差。那,究竟為什麼他們有機會獨當一面?答案就是環境願意給予年輕人空間

一個多月以前我去台灣,在一個餐桌上,有一批年紀很大的企業家,頭髮都很白了,每個人都大談創新,怎麼創新?邊上有個人跟我講,台灣有希望,我想這麼大年紀的人還在創新。後來我說台灣沒希望了。 假如七八十歲的人還在創新,我們問題就大了,他們不相信年輕人比他們更會創新,其實他們應該是盡全力去努力幫助年輕人去創新,建個平台扶持他們創新、幫助他們創新。 所以我們認為比年輕人更聰明,那災難就出現了。

這是2010年,馬雲在「中國綠色公司年會」的演講。

其實道理很簡單,因為新科技的使用與操作,我們就是比較熟、也願意接觸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我們具有理解新科技的應用的能力,也可以進一步想像未來潛力的能力。

舉個反例,Facebook對我們來說早已是稀鬆平常的事情(我已經用了9年)。而老派政治人物可能是這一、兩年才開始(似乎)認真研究什麼是facebook,然而到現在還會自我安慰說,網路聲量跟選票無關;或是批評說不要做秀當網紅。

恩,前天在YouTube看政論節目,還有人說在臉書買粉絲是要click”買”的按鈕…

書買粉絲是要click”買”的按鈕
書買粉絲是要click”買”的按鈕

台灣許多製造業的老派企業家也是一樣,由於過去成功的經驗,他們信心滿滿、意氣風發。我自己懂市場、懂需求、理所當然可以主導產品或服務的創新,年輕人沒經驗、太嫩,在旁邊學就好。這些老派企業家,仍用自己的想法與認知,用自己堅強的意志與資金,不斷投入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創新,認為這樣市場就會接受、產品就賣得動。

然而,”創新”顧名思義即”創造新的東西”,複製舊的產品/模式等都是難以成功的。營運模式、盈利模式都要一直測試、步調也很快。

中國新興企業很了解這一點,盡全力幫助年輕人創新,甚至是建立平台扶植創新,包含資金的平台、以及管理輔導知識的顧問群。協助、鼓勵年輕人創業創新,開拓新的領域與市場,用他們的經驗與人脈、經營智慧,與年輕人的創新能力結合。

台灣還是有人在朝這方面做,像AppWorks 之初創投,以及程天縱老師

最後

剛來上海時,我會迷惘嗎?當然會的(尤其當時我還有一個很心動的offer)。一切都是未知數,我會不會能力不足失敗離開?我會不會錯估情勢?還要自己處理生活的問題、要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;沒有信用卡,一切開銷都要規劃到後兩三個月的現金流;大陸的五險一金怎麼處理?台灣的勞健保怎麼處理?

但這些麻煩會阻止我嗎?不會的。因為我要的只是一個能證明自己的機會,不論結果成功或失敗,至少,這是一個機會。

買高鐵票要現場排隊取票,大家都知道大陸人多,取個票可能要花一小時排隊,大陸人在網上購票後就可以直接掃碼近月台。至少有了這張居住證可以不用排隊、至少信用卡比較容易通過審核、至少住旅館時不用借朋友的身分證…

領了居住證會覺得”我被統戰了”嗎?我不是台灣人了嗎?如果有這種想法,那實在太小看年輕人了。相反的,在台灣時,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什麼所謂”愛台灣”的人,然而身處異鄉,更加體會到”台灣”是多麼珍貴。

我希望在自己有點小成就後,有機會在台灣貢獻出一點點經驗,但是我有回去的機會嗎?恩,不知道。

Anyway,問題真的不在居住證,而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。

註:我們每個人的所處環境與經歷都不一樣,每個人肯定對社會有自己的看法和投射。不強求所有人的同意,只是和你分享我自己的角度。

小顧黑絲
入境隨俗,正在學上海話的我

歡迎分享你的心得

🙌 你是數據分析新手嗎?入行必學SQL課程由此開始 >>>

X
Scroll to Top